重庆景点之红池坝风景区
author:一佰互联 2019-04-17   click:168
  红池坝古为万顷池,是战国楚相春申君黄歇故居。林草覆盖率在85%以上,海拔2800--2630m,区内东西长33km,南北宽18km,总面积36.2万亩,其中森林面积15.6万亩,草场面积20.1万亩,为中国南方第一大高山草场。夏日的红池坝,绿草如茵,姹紫嫣红,芳香馥郁,平均气温在17℃以下,气候宜人;秋天,红池坝云海苍茫,横无际涯,层林尽染,一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光;冬日,红池坝银装素裹,山舞银色,原驰蜡象,积雪时间长达80余天,天子城、银厂坪等景区的积雪厚度可达50-80cm,可谓“南国第一雪原”。
  红池坝于2002年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是西南最大的高山草原,公园内有近60个人文自然风光景点。其中,国家特级景观2个,一级景观4个,二级景观13个。其中有面积上万亩的高山鲜花景点——“云中花海”,以及堪称世界奇观的“夏冰洞”(夏天结冰),是春观山花夏避暑、秋赏彩林冬戏雪的胜地。红池坝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远古“巫文化”、“盐文化”发祥地。
  2012年11月11日,巫溪县红池坝国家森林公园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已成功通过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专家组的考核认证。红池坝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巫溪县西北部,距巫溪县城84公里。古为万顷池,是战国楚相春申君黄歇故居。林草覆盖率在85%以上,海拔1800-2630米,区内东西长33公里,南北宽18公里,总面积36.2万亩,其中森林面积15.6万亩、草场面积20.1万亩,是中国南方第一大高山草场。内有红池坝、天子城、西流溪、团城四大区域近50个景点。
  红池坝夏日,红池坝平均气温在17℃以下,是盛夏旅游避暑的好去处;秋天,秋高气爽,可持缰驾马奔走在草地上;冬季,红池坝一派银装素裹,白雪莽莽,在帐篷外架起锅具吃火锅。红池坝有闻名中外的世界奇观——夏冰洞,每逢盛夏,洞中滴水成冰,满目冰川,冰乳、冰柱,上悬下立,大如柱,小如针,姿态万千;冰瀑、冰帘,垂挂四璧,晶莹透明,如银河决堤,又如玉幔垂悬,待到数九隆冬,洞内却冰融水暖,氤氲朦胧,细流涓涓,胜似温泉。夏冰洞奇观,至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迷。境内还有扎鹿盘、天子城、银厂坪、三根树、西流溪、碑湾、十二垭等景点,各具特色。
  红池坝闻名中外的“绝世奇观”夏冰洞是中国十大奇洞之一,至今尚是未解之谜。每逢盛夏,洞中细水成冰,形成冰瀑、冰帘、冰柱、冰笋等姿态万千、琳琅满目的夏冰景观;而数九寒冬,洞内却水暖气腾,细流涓涓,宛如热洞。
  红池坝高山草场位于巫溪县西北边缘,面积近2万顷,海拔1800—2500米,由多个岩溶槽谷平坝组成。槽谷底部地形辽阔平坦,夏季绿草如茵,繁花似锦,冬季银装素裹,一派北国风光。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在此进行养殖等多项科研活动。目前草场已有绵羊1万只,贝母、西洋参等中药材种植初见成效。这里是避暑疗养和冬季开展滑雪活动的地方。
  红池坝自然景观壮阔秀丽,人文景观深邃幽古,被专家誉为“中国的新西兰”夏冰洞,是长江三峡及奉节-巫溪-巫山“金三角”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的生态明珠。
  红池坝古名万顷池,古为湖泊,后因湖水潜流,形成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7公里的高山淤积平原。草场地处巫溪县西北边缘,县城东80公里处,三峡黄金旅游带大宁河源头,海拔1800——2600多米。区内气候条件独特,天象景观瑰丽,人文景点丰富,具有避暑度假休憩、冰雪游乐、审美怡情等多种功能。
  奇特的水池
  
  风景区里有三个水池,让人奇怪的是虽然相隔不远,但却天然不同,三个池子的水分别是红、青、黑三种不同的颜色,红池水如霞、清池水如靛、黑池水如墨,现名红池坝便是由红池得名。红池坝草场由红池坝、天子山、西流溪三大块草场组成,面积达30余万亩,由多个岩溶槽谷平坝组成,槽谷底部地形辽阔平坦,是全国首屈一指的高山草场。
  夏冰洞
  
  夏冰洞位于大宁河上游红池坝高山草场原始森林内,因“冬春冰融,夏季结冰”,故称夏冰洞,堪称世界洞穴奇观。
  夏冰洞洞口海拔2200米,冰洞所在地层为三叠系灰岩,岩层斜状倾向195度,倾角30度。洞口朝东,呈三角形,高三米,底宽五米,洞深约十米。夏冰洞令人叫绝之处,要算洞内四壁的冰瀑,一排排、一道道,似银河决堤,气势恢宏;似急流汹泻,飞涛走澜;似飞冰流瀑,奔流而下。置身其间,如闻其声,惊心动魄,叹为观止。
  夏冰洞有“冬春冰融,夏季结冰”的特点。每当夏季,洞外绿树成荫,各色杜鹃怒放,而洞内却是一个冰的世界,满目冰川、姿态万千;而待数九隆冬,洞内却冰融水暖、细流涓涓,胜似温泉。这个现象至今仍是一个谜。
  其他景点
  
  1、云中花海
  云中花海景区由1500亩构图花卉区、3000亩缀花草坪区、3000亩疏林草地鲜花区、2500亩有机生态农业花海观光区和休闲生活娱乐区构成,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最大、最美的花海景观,面积是日本北海道花海的7倍。
  云中花海行程约13.5公里,有繁花树影、嫣彩织带、锦台缤纷、锦绣花街等7大景点,种植了硫华菊、波斯菊、金鸡菊、紫松果菊、大滨菊、黑心菊、金盏菊、翠菊、天人菊等50余种高山花卉,花期为5~10月。玲珑花厅:静谧的湖水与缤纷的野花组成了主入口的优美景观,花如海洋一样繁多和广阔,湖水如镜面一般神秘和优雅,让游客瞬间感受自然的亲切与宁静,并对景区心驰神往。这里是游客进入景区的第一站,由鲜花和湖水组成的天然“客厅”。
  繁花树影:上有苍翠青松蔽日,下有缤纷花朵斗艳,在这里花与树相生相依、和谐共生——木为花之苍穹,花因木而妖娆。斑驳的树影下,铺满松针的泥土中,繁花盛开、香气扑鼻,是景区内一处让人流连忘返的景点。嫣彩织带:各色鲜花呈带状铺满,五颜六色,艳丽斑驳。一条条彩带犹如多条丝绸铺展在草地上,在绵延起伏的山脉下形成一片彩色的海洋。近百亩的带状简单构图,铺天盖地的霸气给人丰富遐想,更像一条巨大的飘带,给景区增加色彩的壮丽与斑斓。
  花甸撷绿:彩袖蘸几滴鹅黄,纤手撷几缕嫩绿。行走在落英缤纷的花雨里,感受繁花落下的那份柔绵,倾听花瓣飘落的声音。在这里游客可以尽享田园风光,一望无际的鲜花海洋在广袤的天空下更显悠远。花簇锦丘:山岭连绵,丘地起伏,地形此起彼伏,高低错落,绸缎般的花朵点缀其中,若即若离,好似流动的乐章表达着花朵的优雅与芬芳。花香四溢,花团锦簇,缤纷的色彩让人目不暇接,野趣的美景让人魂牵梦萦。锦台缤纷:在原有基址层层上升的地形上,于不同高度的台地种植不同的花卉,花田如链似带,层层叠叠、高低错落。随着四季变幻,景色各不相同。
  花街景秀:这是一条鲜花的通廊,两旁长满了野花,千姿百态,或相拥而舞,或联袂而歌,或凝神沉思,或濯足风里。像是缤纷璀璨的跳跃的音符,流动在沿途风景中。两侧是赏不完的春花细柳,看不尽的青山秀水。
  2、扎鹿盘
  扎鹿盘为一面开口的锅圈岩窝,三面高度约100多米的绝壁围成一个卵圆形的圈底。圈底长约300米、宽约50米,绿草如茵,展平如砥。开口一方宽20多米,犹如一道没有横木的巨门。不知何朝何代,人们在巨门东侧用片石垒了一道高约2米的小门,西侧仅存门墙。绝壁顶端草木茂盛,崖壁上的岩石节理十分复杂。西半圈为横向倾斜,多角度变扭屈。东半圈为纵向页岩,而底部岩面则是比较规则的水平节理,堪称“千万年前地球的褶皱”。
  3、红池云雾
  红池坝内雨多雾盛,常常雨雾难分。春秋雨霁之晨,草原浓雾弥漫,三五步外人物难辨。但如果登上山顶,便会发现浓雾云海之上便是丽日青空,真是“半至目头半空雾,疑是无晴却有晴”。天高气爽之季,草原南北两侧的万顷山上奇观骤现——山麓、山顶没有一丝云雾,而山腰却有一条水平状的规则雾带,人们称其为“腰带雾”。
  4、天子城、
  天子城位于红池坝中部,包括天子城草原和银厂坪草原,面积约1850平方米,是红池坝的主要景区之一。主要景点包括天子城草甸、银厂坪草原、杜鹃花海、天子峰丛、天子小石林、春秋石、天子城传说、革命活动遗址、银洞子等11个。这里至今还能找到巫人先民生产生活留下的遗迹。从陈迹斑驳的石砌墙基和古墓碑群看,这里曾经是繁华之地。
  5、春申君故居遗址、
  位于西流溪三根柱附近。据《明统志·夔州府沿草》记载,万顷池(今红池坝):“周初为鱼复国,春秋为庸国地,后属巴国,战国属楚。”《元末九域志·附录·古迹》云:“万顷池,《图经》云:春申君故居之遗也。”春申君是楚国人,万顷池战国时属楚。春申君姓黄名歇,与齐之盂尝君、赵之平原君、魏之信陵君合称战国四君子。黄歇先事楚顷襄王,后相楚考烈王,曾辅佐考烈王救赵退秦、攻灭鲁国,一度使楚为强国。考烈王死后,黄歇被奸臣李国杀害,楚亦被秦所灭。但黄歇的后裔一直在红池坝地区生生不息,清朝时还有1O00多户人家,十分繁荣。具有科考、凭吊价值。
  红池坝现有草地14万亩,牧草有19个科66种,豆科类有红三叶、白三叶、野碗豆、紫云英等6种,禾本科有夹叶早熟禾、林地熟禾、鸭茅、黑麦草等13种,菊科有蒲公英、野菊花等9种。80年代中期,红池坝新建了以红三叶、白三叶为主的人工草地2万亩,其粗蛋白含量分别高达20.8%、27.45%。红池坝牧草营养丰富,可载畜量达1.2万个黄牛单位,发展畜牧业潜力巨大,现已发展的品种有绵羊、山羊、黄牛、毛猪及梅花鹿等。
  红池坝盛产玉米、洋芋、四季豆、向日葵和包白菜、萝卜等,适宜于发展观光农业和无公害缓季蔬菜。红池坝盛产党参、黄连、大黄、细辛、当归、头顶一颗珠等名贵中药材300多种,特别是太白贝母在红池坝生长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功引种西洋参和养殖梅花鹿。红池坝适宜蜜蜂养殖,现年产药蜜20吨,市场十分看好。 

 

企业品牌网站建设  http://www.yinxi.net

  文章由重庆一佰互联企业品牌网站建设http://www.yinxi.net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