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建设公司给大家科普一下昨天的朋友圈谣言事件
author:一佰互联 2019-04-14   click:200
导读:相信各位昨天的朋友圈都被一个同样的节奏刷屏了,大致的顺序是:朋友们晒截图→有人说点了链接会中毒→又有人转发了支付宝官方的微博辟谣声明,期中还夹杂着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说这是一次互联网的“炒作”案例,今天笔者就从传播、谣言、炒作这三个方面,给大家讲讲这次被刷屏事件的始末。 

传播

微信的内容传播本质上是一个闭合的生态环境,信息来源都是用户可控的,只有公众帐号推送和好友间分享这两种来源,而这两种渠道的建立都是需要用户自己首肯才可以,笔者还没有听说过谁的微信里莫名其妙的多了一堆不认识的好友或者多了N多没啥印象的公众号;正因为是这样,用户对微信里传播的信息的信任度要更高一些,而昨天的H5页面访问入口大多是以文本链接的形式出现在朋友圈,并不是像常规信息一样嵌套在公众账号里,属于“没根儿”的信息,所以可信度无形中就降低了,加之有一些惟恐天下不乱的人煽风点火,才促成了这次朋友圈的刷屏事件。 

谣言

这次的传播主体大多都来自不明真相群众的善意转发和提醒,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互联网知识的淡薄,笔者简单分析了一下小白用户看到谣言后的局面,列举如下:1、2016微信公开课Pro这个名字太过诡异,加之还在内测,没有官方的访问入口,信服力不高。2、打开一个乱码一样的链接,页面里赫然显示这自己好友的信息,很多人就认为是自己的信息被盗用了。3、内测阶段的页面,可能因为服务器承载能力的问题,打开的速度很慢,让人觉得这里面可能有“猫腻”。4、而更多人的想法是:我靠!别管真假了,先分享,万一是真的呢! 

笔者昨天看到朋友圈里的各类大神提醒的时候,基本都是付之一笑,因为作为一个互联网的从业者,分辨真假,只需要看一下链接就知道了;不过作为一家靠谱的网站建设服务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给大家科普一下。

1、官方域名:如何从一大串URL链接里识别来源域名呢?大家听好,从左往右开始看,第一个出现的单斜杠“/”符号前面的单词,就是来源域名的后缀,比如.com,后缀前面的单词就是域名的名称,比如weixin.com,除此之外的内容,就都可以无视,那就都属于域名解析和目录层级的问题,不需要了解,只要能分辨出weixin.com这个域名主体,那基本就可以确定是微信官方的内容,可以放心访问。

2、HTTPS协议:就是在浏览器地址栏里最靠前的那个单词,HTTP协议是万维网所有文件都必须遵守的协议,而HTTPS相当于HTTP的安全升级版,需要单独申请授权证书,正经电商网站的支付页面,都用使用HTTPS协议,就是为了安全。

3、应用授权:除微信官方开发的任何程序,想要获取微信用户的基本信息都需要通过微信官方的接口进行授权,昨天的链接因为是微信官方提供,所以不需要授权,可能大多数人都习惯了这一步骤,不授权就看到了自己的个人信息就有点懵圈。 以上三点内容可能还是有些晦涩难懂,不过大家只要记住第一条,基本就可以应对一般情况了。 

炒作

其实本人对于这种说法真的很无语,炒作最直接目的就是博眼球,提高关注度;而昨天的事件双方的背后是腾讯和阿里,试问这两家放在全球都属于顶级的互联网大佬公司,用的着炒作吗?而且就算炒作也不会搞自己的负面信息吧,昨天的谣言,以一言以蔽之:微信用户点击朋友圈里的链接之后中毒,支付宝被盗。这明显是对谁的没好处,炒作是为了强行刷存在感,不是引火自焚。 总结:希望看完本文能对微信里的信息安全有个新的认识,笔者最近在整理朋友圈中常见的营销骗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们四秒互动的微信或者官网。 尾巴:个人觉得微信的这个H5页面里的信息还是有待商榷,单纯的告诉用户每年发了多少朋友圈、收了多少个赞其实没啥意义,出于朋友圈环境的长久考虑,应该告诉用户这一年分享了多少条内容,二次阅读的比例又是多少,这样用户就能知道自己喝了多少碗没用的鸡汤了。好了,作为一家有态度的网站建设公司,我们不会随便推送消息刷存在感,更多有态度的文章尽在四秒互动。TAG标签耗时:0.0068919658660889 秒